<address id="hwa3d"></address>

<label id="hwa3d"><tt id="hwa3d"></tt></label>
    1. <object id="hwa3d"></object>
      <menuitem id="hwa3d"><cite id="hwa3d"><kbd id="hwa3d"></kbd></cite></menuitem>
     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(wǎng) 數(shù)字報刊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即時新聞

      文明遇鑒|瓷為媒,海為路,“China”何以全球圈粉?

      2024-09-19 18:52:16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
       中新網(wǎng)北京9月19日電(劉越)2007年,針對宋代古沉船“南海Ⅰ號”的打撈工作曾轟動一時。彼時的考古工作者發(fā)現(xiàn),800年前的沉船殘骸之上,竟散落了無數(shù)精美的瓷片。

        歷史的煙波長卷里,中國瓷器踏著海上絲路的浪花,遠銷全球。那時,大洋彼岸的紳士與貴婦們稱其為——“china”。而誕生出瓷器這一人類瑰寶的神秘東方大國,亦得名為“China”。

        China,既是中國,也是瓷器。歷經(jīng)數(shù)千年,風靡全世界,一路走來,中國瓷器充分印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,也有力見證并踐行著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。

        中國國家博物館“中國白”德化白瓷展覽,佛教陶瓷制品佛像雕塑

        談到瓷器,就不得不提起景德鎮(zhèn)。江西景德鎮(zhèn)古稱昌南,因瓷而名、因瓷而興、因瓷而立。千年窯火不熄,淬煉出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。景德鎮(zhèn)的瓷器,自古便“行于九域、施及外洋”,它們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白色黃金,是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,曾一度掀起“中國熱”。

        2023年10月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景德鎮(zhèn)考察調(diào)研時感慨道:“一輩子做一件事,祖祖輩輩干一件事,不是簡單的事。要堅持走自己的路,不能見異思遷。老祖宗傳下來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我們要繼續(xù)攥在手里,與時俱進,讓它發(fā)揚光大?!?/p>

        在江西景德鎮(zhèn)中國陶瓷博物館展廳內(nèi),展示修復完整的明代“青花大龍缸”。朱定文 攝

        小城龍泉,在浙西南,以瓷聞名,傳頌千年?!扒韶嗝髟氯敬核p旋薄冰盛綠云”,千年來,無數(shù)匠人接力前行,守護這份青如玉、明如鏡、聲如磬的美麗。如玉類冰,饒玉影青,龍泉青瓷成為凝聚民族智慧與審美情愫的載體,迤邐千年,是迄今為止唯一入選《人類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作名錄》的陶瓷類項目。

        從三國兩晉的初露鋒芒,到宋元的鼎盛輝煌,龍泉青瓷始終以其獨特的魅力,吸引著世界的目光。公元12-15世紀,龍泉青瓷不僅在中國流行,更被全球追捧,被譽為“瓷海明珠”,見證了中國走向世界、世界認識中國的輝煌歷程。這些年,龍泉青瓷頻頻亮相國際舞臺,以更豐富的樣式、更青春的面貌為更多人所知。

        2019年7月15日,“天下龍泉——龍泉青瓷與全球化”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齋宮開幕。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

        “遠看是紙,近看是瓷!”2024上半年,以“德化白瓷”為主角的短視頻火熱出圈,吸引了不少網(wǎng)友關(guān)注。無論是薄如蟬翼的白紙,還是仕女塑像的發(fā)絲,如非近距離特寫,很難分辨白瓷材質(zhì),造型、質(zhì)感無不令人驚嘆。

        福建德化陶瓷以“白”見長,因白如雪、薄如紙、潤如玉而享譽世界,被贊譽為“中國白”。汲取本地瓷土,注入汩汩清水,經(jīng)灼百窯火,奪得三尺雪,“燒”和“造”兩種技藝的傳承與完善,成就了“中國白”的美。德化陶瓷始于夏商,興于宋元,從泉州刺桐港出發(fā),沿著“海上絲綢之路”輸往歐亞大陸。瓷海揚帆,漲海聲中萬國商,激起千層浪。

        圖為2023年12月17日,北京,“中國白——德化白瓷展”展出的德化白瓷作品

        “九秋風露越窯開,奪得千峰翠色來?!苯?jīng)由開窯烈火,燒制越窯秘色瓷,似青如黛。越窯青瓷被稱為“母親瓷”,在多元開放的大唐,它與邢窯白瓷并稱為“南青北白”,共同書寫了中國瓷器的輝煌篇章。

        魏晉時期,越窯青瓷通過海路,成為東亞區(qū)域的搶手貨。日本古墓、朝鮮半島都曾出土過越窯青瓷制品。經(jīng)大批商人之手,越窯青瓷被請上輪船,駛向海上絲綢之路,遠抵埃及、坦桑尼亞、伊朗、伊拉克,較近至印度、巴基斯坦、斯里蘭卡、菲律賓,將中國的文化與美學,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。

        圖為柴燒越窯青瓷。林波 攝

        以瓷為媒,中外之間形成了一張橫跨亞非的龐大貿(mào)易網(wǎng)絡。隨著諸國對瓷器的競相追捧,海外仿造之風興起。朝鮮半島出現(xiàn)“高麗秘色”,并向浙東反向銷售;日本名古屋附近的猿投窯,生產(chǎn)出大批造型、紋飾、釉色均與青瓷相類的陶制品;9世紀以后,就連埃及工匠都開始以中國瓷為形仿造陶器……海外對中國瓷器的崇拜與對中國文化的真心傾慕,由此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
        從紅陶三足缽的質(zhì)樸,到唐三彩載樂駱駝俑的絢麗;從青花、玲瓏、粉彩、顏色釉四大傳統(tǒng)名瓷各美其美,到汝、官、哥、鈞、定五大名窯古色古香;從中國陶瓷文化展在澳大利亞悉尼開幕,到“三葉草燔瓷香插”乘坐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環(huán)游太空,再到景德鎮(zhèn)瓷器作品“出?!敝v述中外文明互鑒故事……經(jīng)歷幾千年歷史淬煉,中國傳統(tǒng)陶瓷技藝長盛不衰,既詮釋著古人的美學思想與技藝追求,又在歷史的映照、文明的互鑒下綻放出典雅秀美、瓷韻并香的光彩。

        2023年6月18日,近2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(jié)走進江西景德鎮(zhèn)中國陶瓷博物館參觀。圖為塞浦路斯駐華大使瑪莎·瑪夫羅瑪?shù)僭谟^看展出的展品。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

        “瓷風”勁吹,“瓷熱”升溫,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棵常青樹,中國陶瓷正續(xù)寫新的華彩樂章,從歷史走向未來,從中國走向世界。

        瓷器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永不褪色,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仍在繼續(xù)。(完)


      編輯:吳明富
      河山新聞
      移動客戶端
      張家口日報官方
      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      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
      官方微博
      抖音掃碼
      關(guān)注@張家口NEWS
      【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聲明 】

      1.本網(wǎng)(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(jù)協(xié)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(wǎng)絡版權(quán)均屬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 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,不得轉(zhuǎn)載、鏈接、轉(zhuǎn)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”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      2.本網(wǎng)其他轉(zhuǎn)載稿件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(quán)所有者在一周內(nèi)來電或來函。聯(lián)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

     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的视频_97人妻起碰视频免费_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_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-游戏赚网 国产性爱av毛片 久久夜夜躁躁精品 亚洲天堂2021av无码
      <address id="hwa3d"></address>

      <label id="hwa3d"><tt id="hwa3d"></tt></label>
        1. <object id="hwa3d"></object>
          <menuitem id="hwa3d"><cite id="hwa3d"><kbd id="hwa3d"></kbd></cite></menuitem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