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耕深 春耕淺
春耕如翻餅 秋耕如掘井
春耕深一寸 可頂一遍糞
春耕不肯忙 秋后臉餓黃
相信很多朋友都熟悉這首春耕的諺語
大地回春 萬物復蘇
一年一度的春耕 又拉開了序幕
/02:38 宋: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 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 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 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 煮芹燒筍餉春耕 這是宋朝詩人蘇軾在去往新城途中,看到秀麗明媚的春光,繁忙的春耕景象不禁有感而發(fā)。東風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,吹斷了檐間連日不斷的積雨聲。嶺上浮著的晴云似披著絲棉帽,樹頭升起的初日象掛著銅鉦。矮矮竹籬旁野桃花點頭含笑,清清的沙溪邊柳條輕舞多情。生活在西山一帶的人家應最高興,煮葵燒筍吃了好鬧春耕。 其中詩人想象中的“西崦人家”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;田間小憩,婦童餉耕;春種秋收,自食其力,無疑是桃源佳境,令人心馳神往。 誦讀嘉賓: 王穎,播音指導,河北廣播電視臺首席主持人。中國播音主持“金話筒”獎獲得者,河北省十佳主持人。
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
四者不失時 故五谷不絕
而百姓有余食也
這是流傳了兩千余年的中國智慧
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
是溫馨田園的生活詩意
讓我們共赴一場幕天席地的春耕之約
統(tǒng)籌:河北廣播電視臺總編室
編輯:薛曉巖 韓維 蘇紅巖 宋海鷗 孔德琳
視覺:劉翠君
編審:郭育卿 孟曉錚
監(jiān)制:谷霄燕 戈海濤
綜合自 新華網 河北日報 長城網 河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等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(xié)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(lián)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